世界资讯:论中文版的“国际化”问题

2022-09-19 08:51:28来源:新闻晨报

本文转自:新闻晨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当我们在关注《弗兰肯斯坦》的时候我们在关注什么

论中文版的“国际化”问题

邱俪华

舞台剧《弗兰肯斯坦》中文版的“回归”最近成为魔都演出市场的热门话题。无论是“魔都观众从5月等到9月的回归演出”,还是“郑云龙、袁弘、闫楠几位主演的交替卡呈现”,又或者是网络热议的“新角色玛丽·雪莱的女性视角”“人形生物的3小时特效妆”“王亚彬编的绝美双人舞”……票房热度和高关注度,都让这部剧的本轮魔都首秀吊足观众胃口。

截至发稿,该剧已经在上海演出了5场,大剧院与该剧相关的艺教活动也已经举办了两场。突然有了一个疑问,我们为什么对《弗兰肯斯坦》如此狂热?因为它是“卷福”主演过的舞台剧爆款舶来品?还是因为有袁弘、郑云龙一众当红实力演员加盟?还是因为交替卡和特效化妆让我们感到新奇?

当我们在关注《弗兰肯斯坦》的时候,我们究竟在关注什么?

9月16日上海首演前的采访中,导演李任强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“悖论”:这个“中文版”并没有本土化《弗兰肯斯坦》,它依然是一个“国际化”的作品。听上去有点拗口,没有本土化的中文版是什么意思?而它的“国际化”又指的是什么?

关于“中文版”的定义,制作方在早先的采访中已经讲得很明白——选择了“经典文本,中国制造”的创制思路,没有照搬复刻英国国家剧院英文原版剧目,而是直接由剧作家尼克·迪尔授权,并邀请环球莎士比亚剧院前任艺术总监多米尼克·德罗姆古尔及中国青年导演李任共同执导。按照导演李任的讲法,这个“中文版”,“不存在有一个接地气的或者是本土化的改造过程。因为首先它是一部国际化的作品,它在全世界有40多个版本,每个版本都存在一种读解,而不是一个我要把它去完全本土化的过程。”

换句话说,让中国演员在中国的舞台上继续扮演欧洲人,但跟随人物和故事,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,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找到充分的共鸣。从最终的舞台呈现效果可以看出,中文版对NT版进行了高度还原,尤其在角色设定上,同样选择让几位主演交替出演弗兰肯斯坦和人形生物的角色。同时,该版本也尽量避免了对原版单纯的中文化,而在努力寻找一些独属于这个版本的独特气质,比如女性视角的加入。

能做到这些,可以说中文版《弗兰肯斯坦》已经具备了一个成功的国际化舞台剧版本的基本条件,然而在“国际化”这条路上,它比我们想象的似乎作出了更多的努力。它不仅要告诉世界我可以懂你,更要告诉世界,我能表达些什么——编舞及肢体指导王亚彬、作曲魏虎虎、舞美设计沈力、灯光设计谭华、音响设计李想、服装造型设计关峰、道具设计于雷等,这些中国顶尖的青年艺术家,联手打造了专属于中文版的国际化舞台语言。

比如肢体部分,这几天讨论度仅次于几位主演的就是王亚彬了,她在舞台上绝美“女人形生物”的几段肢体表达,让观众惊呼,“简直太美了,为什么会有这么美丽的肢体表达?”很多人也许不知道,她同时也是这部剧的肢体指导,而肢体表达也是中文版的一大亮点。身为编舞兼形体指导,王亚彬为人形生物加入了大量的肢体动作,这为角色增添了更多张力。在这一版本的演出中,前20分钟的部分几乎是没有台词的,故事和情绪的渲染完全依靠肢体的表达来传递,加之舞美氛围和视听效果的赋予,观众的呼吸和视线被牢牢锁住。

再比如在舞美、音乐等设计上的努力。英国版本的剧场是一个环形舞台,所有的景都是吊装的。此次中文版从创作之初基本就是一个镜框舞台的方式,也会用到乐池,不是说完全都在镜框里,也会出来一块跟观众很接近(第三场演出中,笔者身边的一位老外观众显然对这样的设计十分满意,一边探出脖子观看一边微笑)。而舞台设计上把整个景片、背景切成四块,各有不同的组合,做出不同的场景街区,不同的排列组合在舞台上移动,视觉上显得更加震撼。在镜框舞台之上,勃朗峰和日内瓦湖宛然如真,考究的舞美与灯光、声效、特效相结合,从夜莺啼啭,到暴雨雷电,风霜冰雪,令观众有着身临其境之感。

而音乐部分,与现代音乐作曲家魏闬合作,不同于以往的戏剧配乐,其音乐风格既能描绘出角色的心理状态,又能通过氛围的营造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。

当然还必须说一说演员,尤其是袁弘、郑云龙和闫楠同时扮演“人形生物”和“科学家弗兰肯斯坦”两个角色的三位主角。整个排练期间的不易在开演之前的报道中已经看到很多,包括巨大的体力付出,郑云龙曾经透露自己常常在排练中不知不觉受伤,但这并不能阻止他继续排练,无非就是“仔细研究一下哪些部位,比如肩膀、膝盖这些更容易受伤,就提前在动作设计上尽量避开。”化一个“人形生物”的妆要3个小时,上海首演当天的发布会,郑云龙就不得不在下午四点半提前离席,因为晚上七点半开演,2小时15分钟的演出没有中场休息,这意味着每场演出都要开启5个多小时的超强待机模式。黄宏更是透露,北京演出时凌晨三点被酒店楼上的客人吵醒,打电话到前台,服务人员说:“不好意思,楼上的客人就是你们剧组的闫楠。”是的,凌晨三点,闫楠依然在排练“人形生物”。

举这些例子并不是为了强调演员敬业,而是相较于所谓“流量”“走红”这些热词,我们在中文版《弗兰肯斯坦》的这些演员身上更多地看到的是一种职业操守,一种“我作为演员还有没有更多可能”的追求。无论是“人形生物”还是“弗兰肯斯坦”,这些角色要求他们不只是一个话剧演员,也许还必须具备舞剧演员的肢体表达水准……不是明星、不是流量,他们在舞台上所表达的自己,更像是一个可以跟全球所有舞台从业者和观众对话的人,一个超越语言和国界传达人物精神气质的人,一个真正的“演员”。

关于中文版的国际化,还有一个话题不能不提——手语场。手语场在之前的北京场演出之后,引发“手语场彰显人文关怀”社交媒体大讨论。据悉,剧方和协助探索无障碍观演的机构——英国文化教育协会(British Council)将在上海大剧院再度携手,9月24日下午场特设“无障碍场次”,为更多听障人士提供走进剧院的机会。

告诉世界舞台,我们可以,更告诉世界舞台,能表达些什么。这也许就是中文版《弗兰肯斯坦》要告诉我们的,它想要成为一部能够代表中国当下舞台剧水准的“国际化”剧目。

标签: 弗兰肯斯坦 在舞台上 中场休息

上一篇:卡梅隆称非常期待育碧的《阿凡达:潘多拉边境》 计划创造阿凡达宇宙
下一篇:环球要闻:越南流行歌曲为何在短视频平台成爆款